top of page
作家相片戴维 李

华尔街系列故事---三百年华尔街投行兴衰史 (三)

本文来源: 陆大基本系

06, 全球金融自由化与投资银行的狂欢时代

在撒切尔夫人强硬的自由主义的执政理念下,80年代的英国首先实施了被称为“大爆炸”的金融改革——分业经营的限制被打破,金融保护主义结束,固定佣金制被取消。

华尔街突然发现,伦敦又成了自己可怕的敌人。尤其在国际债券市场上,伦敦交易所已经占据了先机,浮动利率票据、部分支付债券、可替换债券……眼花缭乱的品种被开发出来,满足投融资多样化的需求。紧接着,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纷纷放松金融管制。

撒切尔夫人


罗纳德·里根的上台终于让华尔街的银行家们松了一口气。规定了利率上限的Q条款被取消,利率彻底市场化,415条款的实施加快了证券发行的程序,银行跨州经营的限制被打破,储蓄机构被有条件的允许进行全能银行业务。金融改革的十年成效很快将要体现。

罗纳德·里根


此外,曾在60、70年代风靡一时的集团公司开始显现出“大而无当”的趋势。由管理层主导的私有化风潮席卷了整个企业界。在这波被称为管理层收购(MBO)的热潮中,垃圾债券充当了管理层最好的朋友——通过发行垃圾债券融资,然后收购公司股权,公司成为高负债的非上市企业。

投资银行家们大显身手,他们收取普通债券的两倍以上的高额承销费用,抽取巨额的佣金,同时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在市场交易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这像是一个黄金遍地的时代。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家们发现自己同时成了全球金融自由化的宠儿。更令人心跳加速的是,在美国之外的其他主要资本市场上,投行发现自己不再受到分业经营的限制。全球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舞台,银行家们成了无所不能的上帝:从兼并收购到资产管理,从财务咨询到证券清算,从承销发行到资金借贷,从权益产品到固定收益产品,从大宗商品到衍生品…… 80到90年代的投行是毫无疑问是金融行业的主宰。

电影《门口的野蛮人》,展现的就是一个MBO故事


07,投行文化与MBA的兴起

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这样的公司已经将触角伸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他们所代表的投行精英文化也随之为世界熟悉。高盛在60年代首开招收MBA学生的先例。哈佛、沃顿、芝加哥、哥伦比亚、斯坦福……顶尖名校的最优秀的学生被招募进投行。

在华尔街,时间比金钱宝贵。投行不吝为他们的员工提供最好的物质享受。年轻的银行家们衣冠楚楚,乘头等舱,住奢华的酒店。另一个方面,他们每天睡4-5个小时,疯狂的工作,在全球各地飞来飞去却没有时间和闲情逸致欣赏一下当地的风景。

极富诱惑力的薪酬,和各界甚至各国商业精英接触合作的机会,和最聪明的人共事的挑战性——这一切都吸引着更多野心勃勃的年轻人。MBA项目像雨后春笋一样在全球被推广开来,常青藤名校的入门券成为通往成功的魔力杖。

影视作品中华尔街的纸醉金迷和衣香鬓影


08, 混业经营成为趋势,全能银行再现江湖

当投资银行开始主宰华尔街金融业时,一旁的商业银行却饱受着“金融脱媒”的煎熬。直接融资市场的发达造成了大量银行客户的流失。商业贷款客户涌入债券和股票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垃圾债券和其他担保性融资产品又进一步将信用等级稍逊的企业客户瓜分。

接下来存款客户也开始流失,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养老基金、股权私募投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贴身服务的高净值个人服务……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偏好追求更好的风险收益,传统的存款业务不再有往日的吸引力了。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两边在迅速地枯萎。

与此同时,欧洲的金融自由化已经催生了大批金融巨头。通过大规模的兼并收购,巴克莱、德意志银行、瑞银集团都成为了兼营储蓄业务和投行业务的全能银行。

美国商业银行如坐针毡,要求突破分业经营的诉求一天比一天强烈。华尔街在华盛顿的游说团队在90年代到达鼎盛。作为绕开金融管制的组织机构创新,金融控股公司成为商业银行的首选。大银行纷纷通过兼并收购转型成控股公司,由下设的证券机构主理投行业务。

90年代的金融业并购风潮由此而来。1989年J.P.摩根重返阔别半个世纪的投资银行业,2000年与大通曼哈顿银行,成为最大的金融控股公司之一。不知不觉间,形形色色的金融创新和金融机构的全球化运作已经突破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藩篱。


1999年,在克林顿政府的主导下,《现代金融服务法》通过,长达半个世纪的分业经营终于落下帷幕。银行从此可以通过金融控股公司从事任何类型的金融业务。新的全能银行顶着“金融控股公司”的名字再现江湖。“投资银行”独占证券市场的时光结束了,金融业正式进入春秋战国时代。


09, 次贷狂热

21世纪初的华尔街遭遇了异常寒冷的冬天。首先是“硅谷”+“华尔街”联合出品的高科技狂潮在世纪相交的时候退去。纳斯达克的狂泻将全国的股市拖入深渊。经济疲软还没有看到尽头,2001年“9.11”恐怖袭击再次重创美国。

自1914年以来,纽约证交所第一次关闭长达四天之久。重开的市场一蹶不振。然而华尔街的劫数还没有完。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先后爆出财务丑闻,最终宣布破产。投资者发现,这些被投资银行家们誉为“最安全可靠“的公司财务报表基本上是全是谎言。市场对华尔街的信心降到了冰点,美国经济也经历着二战后最萧索的一个时期。


为了尽快走出经济衰退,小布什政府决定进行强势的经济干预:调整税收制度,联储大幅降息,出台系列政策鼓励提高美国家庭住房拥有率。到2004年,名义利率已经从2001年的3.5%降至1%,低于通货膨胀水平。历史罕见的“负利率时代”激发了投资的欲望。而同期的《美国梦首付法案》则为中低收入家庭放开了住房贷款的大门。

70年代创造的“抵押贷款证券化”也在这个时期大显身手——投资银行将住房抵押贷款分割成不同等级的担保债券(CDO)在市场上开始大量出售,源源不断地为抵押贷款提供充足的资金。

同时,担保债务的信用违约产品(CDS)被开发出来对CDO进行风险对冲。房价的不断上升使得CDO的回报率越来越高。丰厚的利润让银行笑逐颜开,更多的没有经过审慎审核的抵押贷款发放出来,然后被迅速地证券化,投放到市场上。

担保债券不断攀升的回报率吸引了善于利用杠杆的的对冲基金和其他金融组织(没错,你所熟悉的索罗斯就是著名的对冲基金管理人)。激进的对冲基金急切的要求承担额外风险,追逐高额利润。

贷款人对市场扩大的渴望和投资者试图追求更高收益的需求创造了双重的压力——一些低收入的,或者有不良信用记录的购房者也得到了贷款,这就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次贷”)的由来。

一直在攀升的房产价格掩盖了次贷低信用的本质,对冲基金纷纷通过杠杆融资,反复向银行抵押CDO,将获得的资金再度投入CDO市场。越来越长的产品链条牵引着市场的狂欢。在2004到2005年的华尔街盛宴中,收益率主宰了一切,“次级贷款”的高违约风险暂时地被选择性遗忘了。

2006年6月,全美房价指数Case-Shiller创下历史记录,同年底,华尔街各大投行的营业收入和奖金水平都达到历史新高。丰厚的利润让人感觉歌舞升平的好日子似乎将永无止境。

 
 

9/17,美西时间5:00PM(美股复盘直播):https://youtu.be/JoWIybGSpxw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有争议,请随时联系我们!

 


0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